《恐怖分子》
我被他耍得團團轉
《恐怖分子》是我最喜歡的楊德昌的作品,整個觀影過程覺得好像被導演牽著鼻子走玩的團團轉,可是回過頭來只覺得真的好有趣,像是玩了一場拼圖遊戲,一塊一塊地將事件拼湊起來。在一開始的平行世界裡面一個事件被另一個不相關的事件打斷,一組人物被另一組不相關的人物取代,慢慢你會發現一些線索,不相關的事件開始扣連,不相關的人物開始交集。
沒看懂嗎?嗯...在狀況外哦,那你不是一個合格的電影觀者,倒回去再看一遍,當我拍無腦的爽片嗎,看我的電影不可以分心的!
好像被導演嘲笑了。認真拼湊每一個線索,終於理順了故事,好像也沒有那麼難嘛!故事開始往預料之中的結局發展了,一場酣暢淋漓的末路狂歡如期而至。
你真的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?
當拼圖拼到最後還差最後一塊的時候,卻發現手邊還有三塊多出來的拼圖。清晨的兇殺案是小說的情節嗎?是想象嗎?還是夢?
眼前似乎出現了楊德昌笑而不語的臉。
失去行動力的男人,遊走的女人
李立中被工作被家庭捆綁,為別人的認可而活,周玉芬通過小說逃離了家庭;小強要去當兵了他對淑安說“我當兵妳會來看我嗎?”,而淑安四處作亂,隨意打電話惡作劇。看起來女人好自由。可是女人卻被男人捆綁著,李立中想留下周玉芬,小強想留住淑安。男人受制于生活,女人受制于男人嗎?後來周玉芬和淑安都走了,女人逃離了父權就形成了女權。
非二元對立的世界,做判斷是件很難的事情
黃昏是白天還是黑夜?怎樣回答都錯。那白天和黑夜的分界點到底在哪裡呢?是太陽碰到地平線的那一刻還是太陽消失在地平線的那一刻?那這樣的“一刻”又該劃分在那一邊呢?那如果是陰天沒有太陽呢?
“真相”等於“正確”嗎?那為什麼小強告訴李立中的真相卻反而導致了悲劇?就像為正義拼命揭開真相的記者,卻把事情弄得更糟糕。可是在你做完一件事情之前,又怎麼能知道結局回事怎樣?怎麼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呢?
媒體傳達的是真實嗎?你看到的、聽到的都難辨真假。被分割在許許多多顯示中的周玉芬,在講述著她小說中的故事。這麼多畫面里,每一個都是周玉芬但又每一個都不是她本人,顯示器變成了一個個克隆的周玉芬。她講了一個女人逃離家庭的故事,這是周玉芬身上發生的故事還是她筆下的故事?是她記下了人生還是她把人生過成了小說?感覺有點像《時時刻刻》一個人的小說中的人物,正是真實的另一個人。
電影裡的事情你分不清楚,那你以為“你以為的、你理解的”就是對的嗎?李立中總是在洗手;進家門一定要脫鞋子,所以來不及接電話。我聽到的所有人都說這是導演在凸顯這個人物的陰暗、死板。呵,才不是呢,這才不是戲劇的誇張的處理,這是極為寫實的、精確的刻畫。你之所以那樣想一定是因為沒有和醫務工作者接觸過。我全家都是醫務工作者所以我知道,他們真的會進門一定要脫鞋子,回家一定要先洗手,尤其是會進手術室的人,他們真的一定還會不只是洗手而是洗到整個小臂。你以為你剖析了一個精彩的細節,其實你只是錯把潔癖當成了變態。
其實也不用考慮那麼多,反正這些都不是真的,這些只是小說、只是電影。可那就不真實嗎?好像也不是,那些故事不就是你的故事嘛。那些人物都不是你,可是都帶著你的慾望你的影子,你渴望像李立中一樣得到所有人的認可,渴望像周玉芬一樣不負責任,渴望像淑安一樣放縱,渴望像小強一樣為自己喜歡的而活,然後每一個人都變成了做過錯事的好人,變成了其他人的恐怖分子,連你也是。